金刚经念诵网

段希文简介_段希文将军在金三角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11-07 10:12:17作者:金刚经念诵网
段希文简介_段希文将军在金三角的故事
  段希文,云南宜良人,原国民党陆军39师少将师长,抗日战争期间曾任武汉卫戍司令长官。l949年所部在广西被解放军歼灭后,他只身一人经广州到香港,后被国民党残军第八兵团司令李弥招募到金三角,历任军区司令、第五军军长等职,成为金三角国民党残军总指挥。1980年去世,享年80岁。

  人物简介

  段希文(1900-1980),云南宜良人云南讲武堂步科毕业,与朱德元帅及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为校友。原国民党陆军39师少将师长,抗日战争期间曾任武汉卫戍司令长官。1949年所部在广西被解放军歼灭

  后,他只身一人经广州到香港,后被国民党残军第八兵团司令李弥招募到金三角,历任军区司令、第五军军长等职,后为金三角国民党残军总指挥,从1950年创建金三角的李国辉手中接收了金三角的全面管控权,成为金三角的“希公时代”,人称“没有希公,就没有美思乐(金三角)”.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感到反攻大陆无望,宣布“放弃反攻大陆,不与大陆为敌”.归顺泰国,与台湾断绝关系,向泰国王称臣。当时泰国为了对付帕当山游击队,准备在国民党残军中招募一批军官,训练泰国军人。段希文归顺泰国正逢其时,任命他为泰北人民武装自卫队总指挥,在帕当山战斗中立了功,泰国国王拉玛九世在皇宫接见了他,“御赐”为泰国国民,其所部及家属全部就地加入泰国国籍,享受与泰国军队及家属同样的待遇。1980年,段希文在泰国因病去世,享年80岁。泰国国王亲自发唁电追悼,遗体上覆盖泰国国旗,在距美思乐一公里的高地上修建了豪华的坟墓,成为当地一个旅游景点。

  轶事典故

  长辞于曼谷。享年80岁。知悉噩耗,泰国举国震惊,次日,泰国前总理江萨上将亲临批耶泰医院,向希文遗体告别。望着静卧在鲜花中的希文遗体,他伸手抚着段希文肩膀,许久无语。

  云南宜良名人段希文将军在金三角

  段希文,1900年出生,云南宜良县大渡口村人,原国民党陆军39师少将师长,抗战时期曾任武汉卫戍区司令,先后参加过南昌、长沙、常德会战等大小战役。解放战争中,段希文的部队被解放军打散后,他经由广州逃到香港。

  20世纪50年代初期,香港虽然遍地是商机,可段希文是个带兵打仗的军人,对做生意一点也不感兴趣,在香港的生活可谓是百无聊赖。他在太平山下租了一户民居栖身,平日里深居简出,除了与滞留在香港的几个军队里的旧同事往来外,绝少与外人联系。

  这天早上,段希文刚刚起床,就有人来敲门。他狐疑地打开院门,见门外站着一个身穿青衫,头戴礼帽的中年人。

  段希文问道:“你找谁?”

  中年人摘下礼帽,一把握住段希文的手,满脸堆笑地说:“段将军,我是马副官呀!”

  段希文想了好一会儿,才拍了一下脑门道:“我记起来了,你是李弥将军的副官!”

  段希文急忙把马副官让到自己卧室内,给他沏了一壶茶,问道:“马副官没和李弥将军去台湾吗?”

  马副官喝了一口茶,感叹道:“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接着,马副官向段希文道出了他的来意:

  1950 年2月20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昆明,云南解放。国民党第8兵团第8军237师709团少将团长李国辉,率领1000多名官兵从云南西盟佤山进入缅甸。李国 辉的部队在原始森林里艰难地穿行,最后来到一个叫小勐棒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巧遇国民党第8兵团26军93师278团逃到缅甸的残军1000余人,带队的是 副团长谭忠。这两支残军在小勐棒会合后,一清点人数,竟有2000多人。

  李国辉和谭忠经过研究,决定以小勐棒为依托,将两支残军组成一个正规团,就地待命休整,待与台湾取得联系后再决定今后的去向。

  李国辉向台湾方面发去了询问今后去向和任务的电文。时间不长,台湾国防部发来回电:你部可自谋出路。

  李国辉和谭忠等人看完电报,一下愣住了。他们跟随蒋介石打了一辈子仗,可谓是枪林弹雨、出生入死。这份绝情的电报表明,台湾已经准备抛弃他们这支残军了。

  李国辉和谭忠等人虽然悲观到了极点,可2000多名将士总得活下去呀!经过反复思考,他俩作出一个决定,马上着手成立“中华民国反共复兴部队”.

  李国辉为部队起这个名字是有用意的,他们在缅甸的地盘上,残军的存在必然会被缅甸政府视为眼中刺,想要在缅甸政府的眼皮底下生存下去,就得有一个正当理由。而反攻云南这个理由足以搪塞缅甸政府,使自己暂时获得一个立足之地。

  李国辉反攻云南的旗号打出没两个月,他们的队伍就扩充到了3500人。为了能生存下去,李国辉组织残军着手开荒种粮,解决吃饭问题;秘密贩运鸦片,解决军费来源;广泛扩军备战,时刻提防缅甸政府的反击。

  眼看着这支国民党残军日益坐大,缅甸政府慌了神,他们下决心剿灭这支来自异国的部队。缅甸国防军驻景栋的部队出动了1.5万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杀气腾腾地向残军包围过来。

  李国辉为了保存实力,将部队带进缅甸原始森林。缅甸国防军占领小勐棒后,随即派兵开始搜山。李国辉实战经验极其丰富,领着部队在原始森林里与缅军周旋了12天,缅军1万多人的搜山部队被拖得疲惫不堪,李国辉见时机成熟,率部突袭,重创缅军,还缴获了缅甸军队的几十门大炮。

  李国辉的部队重新夺回了小勐棒,三天后又攻下缅甸北方一个有3万多人口的大镇--大其力镇。李国辉的部队一战成名,威震缅甸。

  硬的不行,又来软的。缅甸国防部派出代表找到李国辉,开出条件--只要他们释放俘虏,离开大其力和主要公路沿线,将允许他们居住在小勐棒等地区。

  李国辉也不想与缅甸政府为敌,便释放了全部俘虏,撤出新占领的城市,重新回到小勐棒、勐撤和勐果一带。

  马副官告诉段希文,蒋介石在《曼谷日报》上看到残军大败缅甸国防军的消息后,兴奋不已,急忙把李弥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李弥原是国军第13兵团的司令官,李国辉当年是他手下的一个团长。蒋介石想派李弥去缅甸,组建“云南救国军”,以小勐棒地区为跳板,准备随时反攻大陆。

  李弥领命后,从台湾辗转来到小勐棒地区。李国辉对李弥这个昔日的老上级言听计从,当即交出这支残军的指挥权。李弥随即开始着手组建“云南救国军”.

  马副官说:“建军很容易,可是军队里缺乏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官!”

  马副官这次到香港,正是奉李弥之命,前来联络那些真正具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北上缅甸,到“云南救国军”里任职。

  段希文听马副官讲完,有些心驰神往。国民党政权垮台后,段希文逃到香港,不知下一步如何打算,虽然妻儿都在云南,但大陆是回不去了,而台湾地小人多,蒋介石的嫡系军官都无处安置,像他这样的军官去台湾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他决定跟随李弥到缅甸闯一闯。

  段希文来到缅甸后,受到李弥的热烈欢迎。李弥手下的“云南救国军”共有3个军、20个纵队,总兵力达3.5万人。

  段希文被李弥委任为“云南救国军”第4军政区司令,1952年又任干训团第4期大队长,1954年任“云南救国军”副总指挥兼第5军军长等职。

  蒋介石对李弥的工作成绩非常满意,不仅将自己的侍卫总长柳元麟派给李弥指挥,每月还调拨20万美元的军费。

  台湾一个月调拨给“云南救国军”20万美元,简直是杯水车薪。李弥为了弥补军费的巨大亏空,除了用少量兵力骚扰云南边境外,其余兵力都用于贩毒、护毒。

  缅甸联合老挝、泰国政府向联合国提出抗议,要求台湾当局撤回残军。蒋介石迫于联合国的压力,每次撤走几千人,至1962年6月共将2万余人撤回了台湾。

  1960年,“云南救国军”改了番号,对外称为“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此时的李弥已撤回台湾,柳元麟改任总指挥。

  1961年3月6日,段希文接到命令要他率领部队撤回台湾。当他带领士兵在机场等待时,又接到蒋介石的急电:留下来坚守,准备反攻大陆。这样,他和他的第5军又留了下来。实际上,他的第5军也只有3000多人。

  段浩川忆父亲

  “我其实没享受过什么父爱,因为我才1岁,父亲就离家参加抗战去了。”在昆明饭店二楼茶室,67岁的段浩川老先生开始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述,回忆自己的过去,追忆父亲段希文。言语间没有责怪,没有抱怨,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说到动情处,时而泪光闪烁,时而开怀大笑,如同一个快乐的小孩。

  段浩川的父亲段希文,系段克昌长子,名段经,宜良县大渡口村人,希文1929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9期步兵科,先后在滇军4团、5团任职,由准尉见习官升任少校副区队长。1937年调滇军58军11师1旅1团3营任中校营长。1938年8月初,从云南开赴抗日前线,参加抗战,晋升为上校团长、少将副师长、师长等。至1945年6月,历时8年,抗战胜利后,奉命代表政府在九江受降。1948年任12师师长。1949年任265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区司令。

  段希文德配李惠芳,系宜良县城北村人,贤淑仁慈,1920年段希文因军务离家后,其孤身一人抚养子女成人,历尽艰辛。28年后(1973年)李氏在香港和段希文见面,希文泣称其是“伟大的母亲”.李氏于1992年病故于昆明。而希文原南京所娶李丽员、在泰国所娶刀世慧均已离异,希文一生共育有6子6女,子女均各有所成。

  虽然父亲参军之后段浩川留在昆明,但是他从各种资料上了解到了父亲当年的经历。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云南继第60军后又编成第二批抗日部队(第58军)。段希文被编在该军新11师1旅1团,担任三营少校营长。

  1942年春,段希文升任31团中校副团长。1943年,10余万敌军进犯 湘西,守军57师余程万部守城半月,伤亡惨重,最后仅率领200余人突围,常德失守。58军奉命驰援。12月10日,58军在野炮营的掩护下和新10师及段希文所在的新11师共同作战,经过激烈巷战,终击溃来犯 之敌,常德得以全部收复。在此次战役中,段希文率部奋勇杀敌,不幸被敌弹击中身负重伤,后住院两月痊愈。1944年,段希文所在的58军完成前方掩护任务后,转向敌后方开展游击战,攻占朱亭火车站,并协助友军火力封锁湘江,击沉敌运输船数艘,完全截断敌人的水上运输。9月以后,段希文团奉命随军南下,在攸县、茶陵、资兴、郴州一带与敌展开激战。

  1945年1月,段希文率团随军东进江西赣江西岸地区,激烈交战后,收复了永新、遂川,使遂川国际机场的运输得以恢复。

  1945年6月以后,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战事已完全失败。段希文率团和兄弟部队一道,在赣江以西的地区接连收复大片失地,到8月15日日军投降前,南昌三江口以南的失地已全部收复。8月16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于结束。

  1950年,段希文抵达香港,邂逅李弥将军等人,均力邀其前往泰缅边境参加残军。是年7月,段希文转往曼谷,加入蒋军残部,开始了异域的军旅生涯。先担任残军第4军政区司令,1952年任干训团第4期大队长,1954年任副总指挥兼第5军军长并兼任干训团教育长,1956年任西区指挥官。

  1961年蒋军残部1、2、4军撤往台湾,段希文拒绝从命,率残部第5军留在缅甸,与第3军组成指挥部,自任指挥官兼第5军军长。蒋介石断绝了其补给后,段希文遂率第5军进入泰北边境的密梭罗,到了一个20余户僳僳族人居住的小村子,见此地险峻、偏僻闭塞,距离泰缅及泰老边境又很近,段希文决定在此设置军部,更名为美斯乐。

  但在“金三角”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台湾当局为了达到控制残军的目的,采取多种手段施压,并多次派专员前往招安,或逼其撤往台湾,或逼其服从台号令,或以恢复补给为由对云南实施窜扰,或对残军进行收编,均遭到段希文拒绝。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泰国国内,对于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泰国各界斥声渐獗。

  1968年,泰国最高统帅发出最后通牒,残军或解除武装或撤出泰缅边境,除此别无选择。

  “到上初中时我都不知道自己父亲是死是活。”段浩川说。上初中时,经常要填各种表格,在父亲一栏里,他一直填的是“父亲生死不明,曾是旧军官”.直到1957年他才知道父亲还活着。一日,统战部来人告知,“你父亲还活着,现在在泰国,任蒋军残部总指挥兼第5军军长”.获知这个消息后,他是既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父亲终于有下落了,担心的是具有特殊海外背景的父亲是否会对家庭产生不好的政治影响。用他的话说“知道这个消息简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结果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他在惶恐中读完了中学,最后如愿上了大学。

  1965年,段浩川突然收到父亲寄来的一笔巨款,整整500元,而当时他的月工资只有50元。他不敢花一分一文,将这笔巨款全部存进了银行,一直到1978年文革结束后才将钱取出一并交给了母亲。收到父亲的第一封来信是在1972年,父亲托龙云之子龙纯勋将一封信从香港带回转交给了段浩川的母亲,信不长,大意是询问家人是否安好,希望家人和他联系,他在当时的经济比较宽裕。之后段浩川迅速召集全家照了张全家福夹在信里做了回复。看到回信后,段希文还亲自给当时的昆明市市长潘朔端写了感谢信,大意是“看到了家人的照片我老泪纵流,感谢你对我家人的悉心照顾,恩情容图后报。”之后和父亲段希文的联系就开始紧密起来,每次写回信还是由段浩川亲自执笔。在书信往来的同时,父亲也经常寄钱回来,数目越来越大。

  1972年段浩川的母亲带着其二姐段德丽赶到香港和父亲见了一面。次年,段德丽又到香港和父亲见了面。但在其间段浩川始终没能和父亲见过一面。

  1970年,泰国最高统帅部2次颁布缴械令,残军面临生死存亡之秋,进退维谷之际,突遇泰国“后院起火”,叭当的一支反政府武装诱俘了清莱省省长,攻占了昌孔县,逼迫县长造反,而攻打叭当的泰国军队也遭受重创,损失惨重。泰国举国震惊,随后泰政府决定请残军帮忙,为此泰国的江萨将军为残军作出了取消缴械、授予合法居住权等诸多承诺。段希文和李文焕抽调了精锐兵力,在段希文亲自指挥下,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谋略,前山强攻诱敌,后山潜行攀登,一举攻下叭当并消灭了反政府武装。但残军也遭受了阵亡70余人,轻重伤300余人的重大损失。

  残军一战成名后,和泰国方面的关系得到大大改善。泰国皇帝亲自颁发给段希文一枚勋章,以褒其勇。并给阵亡将士家属和负伤的将士也颁发了泰国公民证,其他人发给居住证。随后泰国政府批准残军改编,称为“北山区民众自卫队”,由段希文任指挥官。自卫队编制为1500人,泰国政府按此发放给弹药和军粮。改编为自卫队后,段希文分出部分部队和眷属,建立生产基地,种谷子、大豆、玉米。

  在异邦立足后,段希文大力兴办教育。1962年段希文出资在美斯乐创办了兴华中学,对当地学生和边远贫困学生免收学费。并每年保送40名优秀学生到外地上大学,其资助的学生如今遍布海内外,不少人成就颇丰。

  1980年6月18日凌晨1时30分,段希文心脏病猝发,与世长辞于曼谷。享年80岁。知悉噩耗,泰举国震惊,次日,泰国前总理江萨上将亲临批耶泰医院,向希文遗体告别。

  美斯乐。公祭在当地延续了整整15天,数万群众冒雨从缅甸、泰国前来祭奠。

  1980年7月24日,葬礼举行。其间泰国总理及多名将领敬献花圈,送葬队伍长达两公里。按其遗愿,他被安葬在美斯乐的他那翁山之巅,面朝北方——自己的祖国。1982年,云南同乡主持建成了希公陵。其中一副挽联高度概括了先生一生:

  扬威异域,树立风范,领导中原豪士,开荒拓土,孤忠撼中外,功勋永铭照佛国;

  创立会馆,惠泽同乡,相率南诏健儿,兴学建教,桃李满天下,楷模常留在人间。

  亲哥俩跨国奔丧

  说起往事,段浩川唏嘘不已。

“那些年真是不容易啊。”他声音低沉地说道。当年他父亲离家参加抗战后,在爷爷的提议下,母亲带着段浩川几兄妹从宜良来到了昆明,1946年他开始在昆师附小上小学,6年间其学习成绩一直是前三名,但在参加中考时却出了意外,早上参加完中考后,因为考得很好,生性顽皮的他就和一同学去打乒乓球,结果一打就把考试时间给忘了,想起来时已经是14点50分了,已经超过考试时间整整50分钟,按规定超过考试时间15分钟就不能进考场了,他跑回宿舍大哭了一场。因为缺考的是政治,他想,这下完了,要继续上学是不可能了,于是产生了放弃次日考试的想法。在校长的说服下,他最终还是参加了最后一科语文的考试。约半年时间,他得知有人发出倡议书,呼吁有志向的年轻人到边疆去垦荒,为国家做贡献,他也去报了名,结果再次遇挫。15岁的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了半年后,他最终成为一个小学的代课教师,但也仅仅呆了三个月,他申请再次参加中考获批准后,最终考取了天祥中学,三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四年后分配到云南冶金设计院工作至今。

  1980年段浩川收到一封台湾的来信,写信的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段湄川。“父亲段希文因心脏病突发于6月18日逝世,快来参加葬礼。”惊悉噩耗,他和哥哥立马动身准备前去奔丧,但因当时出国手续办理起来十分繁琐,到曼谷的航班又十分稀少,直到9月26日,段浩川和哥哥段峻川才乘飞机赶到了曼谷,段希文将军的秘书亲自前来迎接。听说是段将军的大少爷和二少爷来了,曼谷的华人和云南籍商人非常热情,轮番宴请段氏兄弟俩,一住就是一个月。

  之后他们才辗转到了美斯乐,同样受到了热情款待,村民们都争相前来诉说段将军生前的好,并详细描述了举行葬礼时的盛况:“当天数万人冒雨送葬,200多辆车从清迈一直开到美斯乐,还一度造成了交通阻塞,这种待遇连泰国元首都自叹不如!”在送葬当天一些人家找不到父亲的像片,还请人画了遗像悬挂吊唁。段浩川从乡亲们的言语间了解到,父亲在泰国是一个受尊敬的人。之后他们又被邀请到清迈居住了一段时间。直到在泰国过完春节,段浩川哥俩才返回国内。

  历史评价

  有一件事情每次提起都让段浩川落泪。1990年,父亲手下的一个师长杨国光到昆明,告诉他泰国华人为段将军修建的陵墓已经在美斯乐竣工。次年他二次前往泰国,在父亲的陵墓前见到一个老人,风雨无阻为陵墓做保洁工作,每天他都会将陵墓的花岗石和柱子、地面擦洗得十分洁净。一问得知,此人名叫黄家福,已经60余岁,曾是父亲手下的一名老兵。他主动提出不要任何报酬,要为段将军守墓。“黄叔叔,你为什么要为我父亲守墓?”老人的回答十分质朴:“二少爷,你不知道,如果没有段将军,我们不可能活下来,也不可能有今天。”段浩川感动得流下泪来。

  据说,很多华人知道老兵自愿为将军守墓的事情,纷纷从世界各地寄来钱物。但老兵多次拒绝,他认为这违反了他的本意。“老兵整整在我父亲的墓前守护了22年,直到2005年去世。”从记忆中慢慢缓过神来的段浩川眼眶有些湿润,他从手提包内拿出近百张发黄的老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守墓老兵个子不高,军服看上去有些陈旧。

  每隔几年他都会携妻带女赶在清明节去一趟泰国,去为父亲扫墓,最近的一次是2001年,他说,父亲段希文的品质一直在影响着他,他是段氏家族的骄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译文

  • 注音

  • 感应

版权所有:金刚经念诵网